打造中国最大的
AI交流社区平台

Ai反诈指南(写给家人)

Ai反诈指南(写给家人)插图

 00 前言:Ai时代,拥抱别忘警惕——


近几月,AI通过ChatGPT类聊天工具和AI绘画类工具破圈。通过调研,在三线及更下沉城市AI及其衍生工具的普及率、使用深度很低很浅,对于它的影响大家更是知之甚少。
据最新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4.4亿人,一线城市人口0.8亿,新一线城市人口1.8亿,二线城市人口为2.5亿人,极度乐观假设上述城市全普及,粗算AI渗透率也仅为35.4%

AI技术的发展必然是一体两面,一方面让我们成为更高效的个体,但也使接触较晚的群体(特别是家里的父母、老人被骗风险上升。AI欺诈虽然是科技发展中的插曲,但作为潜在风险不可不防。

Ai反诈指南(写给家人)插图1


 01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家里父母、老人,为什么Ai可能被用来诈骗?——

AI,也就是人工智能,就像是一台可以学习并模仿人类行为的高级计算机。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可能被用来诈骗,让AI模仿真人的声音、聊天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给人造成假象

比如,AI可能会模仿你的孩子、朋友或者公司的电话或信息,请求你汇款或者提供个人信息。因此,我们在接到未知的电话或信息时,一定要保持警惕,核实对方的身份,避免受到诈骗。

(比如下图,影视资料《猎罪图鉴》中,一对空巢高知老人,被视频中海外骗子用Ai工具生成的“假儿子”骗得倾家荡产)

Ai反诈指南(写给家人)插图2

 02 出现哪些迹象要警惕,有可能遇上AI欺诈了?

——

(1)回复过快:如果对方的回复几乎是立即的,没有任何延迟,可能是AI在操作。

(2)语言模式单一:如果对方的语言用词过于完美或过于一致,或者没有人类通常的语言习惯。(比如错别字、语法错误或表达像英文翻译成中文等,可能是AI)

(3)重复性内容:如果对方重复使用相同的表达方式或者相同的词语,可能是AI。(比如 连续用排比句、句首和句尾过于啰嗦等)

(4)缺乏个性化信息:如果对方的回答很笼统,无法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或者特定的细节,可能是AI。(比如 聊天中可以挑选一些本不存在的“亲人或朋友”的细节进行必要反问和试探)

(5)不断索要私人信息:如果对方不断地要求您提供私人信息(比如 询问密码、信用卡信息等,这可能是欺诈行为)。可以和亲人事先约定某个接头暗号,或者明确和父母约定,微信、电话里不借钱、不问密码之类。

(6)过于急迫:如果对方不断催促你采取行动(如 “限时活动”、急需周转等),尤其是涉及金钱的交易,要特别警惕。

(比如 下图由B站创作者“吴伍六”创作的“数字人奶奶”,本意用来纪念逝去亲人,对于知道技术的人,一眼可以鉴定为假。但对于不明情况的人,初次见有概率被误导)

Ai反诈指南(写给家人)插图3


 03 哪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被Ai骗的风险?——

(1)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避免在电话或者网络上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比如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等。

(2)确认身份:如果接到看似来自家人、朋友或者工作单位的电话或者信息,需要我们提供个人信息或者汇款,应该先挂断电话或者暂时不回复信息,然后通过我们自己其他已知的方式联系他们进行交叉确认。

(3)定期更新密码:为了防止账户被盗用,应定期更换密码,并使用复杂的密码。

(4)寻求家人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对某个信息或者电话有疑问,尽可能向家人、警察、专业机构(银行等)线下求助

Ai反诈指南(写给家人)插图4

小结

在AI时代,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未必为真。甄别信息真伪,能线下确认是最好,没有条件能打电话和亲人多确认几遍也是有意义的。多一点耐心,少一分危险。

欢迎免费使用GPT对话,感受ChatGPT的魅力!AI爱好者 – 最具实力的中文AI交流社区平台 (aiahz.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进群领资源

Ai反诈指南(写给家人)插图5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AI爱好者 » Ai反诈指南(写给家人)

评论 抢沙发

欢迎来到AI爱好者

我们旨在打造一个最具实力的中文AI交流社区平台,致力于为所有AI爱好者,创业者和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的宗旨是为广大用户提供免费解决方案,您可以通过问答形式提出与AI相关的任何问题.

AI社区AI工具

安全服务战略合作伙伴:麒麟盾 SCDN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