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5月22日的消息,生成式AI技术在中国用户中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根据Gartner最近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中国有6%的用户已经部署了类似ChatGPT的生成式AI技术,而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部署率为3%。相对而言,中国用户在这方面的采用率较高。
此外,约26%的中国用户正在积极试点生成式AI技术,并有大约24%的用户声称在未来的0-6个月内计划部署生成式AI相关的应用或技术。另外,大约14%的用户表示目前没有计划,可能会在五六个月后考虑采用。
Gartner研究总监孙鑫认为,中国用户对以数据为核心的生成式AI能力比较有信心,并且相比其他类型的AI技术,他们对生成式AI的整体信心更高。

生成式AI技术是通过学习已有数据并生成与之相似的内容。然而,这种技术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正如在ChatGPT的一些负面新闻中所提到的。例如,生成式AI可能产生带有偏见或错误信息的输出;员工可能会过度依赖生成式AI,导致缺乏批判性思维或决策能力;同时还可能涉及到敏感信息的泄露和安全挑战。
Gartner认为,下一波热门技术可能会是“负责任的AI”,即在生成式AI上加入一些保险机制,以更负责任的方式处理生成的内容,尽量减少不准确或误导性的结果。

对于未来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趋势,孙鑫提出了三个角度的解读。首先是架构角度,目前主流的方式是在云上运行或使用生成式AI应用程序,但在受管治的行业中,企业内部的选择可能会增加,并可能出现更多的本地部署选择。其次是模型本身,预计将推出更多的大型模型和Fine-Tuning模型。Fine-Tuning模型具有匹配度高、更符合业务场景和较低成本的优点。开源软件和社区在这一领域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是运营角度,未来的6个月可能会看到“提示工程”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同时“矢量数据库”在运营方面将变得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生成式AI技术在中国用户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采用和试点,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中
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在技术的发展中加入负责任的机制。未来,生成式AI技术在架构、模型和运营方面将有不同的发展趋势。
欢迎免费使用GPT对话,感受ChatGPT的魅力!AI爱好者 – 最具实力的中文AI交流社区平台 (aiahz.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进群领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