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自1956年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已有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过去的60年里,AI经历了从爆发到寒冬,再到野蛮生长的过程,伴随着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提升,AI成为了技术时代的新趋势。
2022年,AI行业再度迎来新的节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崭露头角,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成为科技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无论是“AI画师”DALL-E2,还是“万能陪聊”对话机器人ChatGPT,生成式AI正迅速催生全新的科技革命系统、格局与生态。

时针转至2023年,由AIGC引发的热度愈发高涨。全新的智能创作时代带来深刻的生产力变革,同时也将改变人类的思想演进模式。为此,数字经济课题组策划了“逐浪AIGC”系列报道,多维解读AIGC带来的技术可能和商业图景。
毫无疑问,ChatGPT正在掀起一场新的AI浪潮,让许多人思考如何参与其中。
作为科技巨头,他们可能专注于发展AI大模型,打造像ChatGPT一样令人惊叹的产品。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公司和创业者而言,构建上千亿参数量的大模型并不容易。他们更倾向于聚焦细分场景,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挖掘新的商机。
近日,记者采访了澜舟科技创始人兼CEO周明、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兼前沿科技基金总经理任博冰,他们分别从创业者和投资机构的角度,分享了对这波AI浪潮的观察与思考。
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AI领域,周明被公认为“大牛”。从1999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到2020年离开,他在微软工作了21年。期间,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微软输入法、必应词典、中英翻译等重要产品和项目,并为微软Office、必应搜索、Windows等产品中的自然语言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在创业之前,周明已经获得了诸多荣誉,比如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ACL)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主任等。现在,他最重要的身份是澜舟科技创始人兼CEO。

周明告诉记者,2020年年底,他隐隐约约感知到未来大模型将兴起,因此毅然决然地离开微软,开始投身大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周明说,在过去的NLP(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每个任务都需要一个模型,代价很大,碎片化现象也很严重。而有了大模型技术作为底座,可以通过一套模型解决大量问题,效率大幅提升。
但过去两年,整个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AI创业也显得平平淡淡。周明坦言,“两年前创业时,只是感觉大模型会是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并没有看到特别具体的落地情况”。但凭借着直觉,周明还是在大模型赛道上踏出了一步,包括推出孟子通用预训练模型以及最近推出的孟子对话大模型(MChat)。
2022年底发布的ChatGPT为整个行业点燃了一盏明灯,也让澜舟科技赶上了风口。但周明强调,澜舟科技之所以能抓住这个机遇,是因为过去两年进行了大量准备,“就像ChatGPT,它不是一下子投入很多人力和资金就能做出来的”。
也正因为有这种前瞻性的布局,澜舟科技获得了资本的青睐。近日,澜舟科技宣布完成了Pre-A+轮融资,由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公司领投,斯道资本和创新工场跟投;而去年初,澜舟科技刚刚完成Pre-A轮融资,由联想创投、斯道资本共同领投,创新工场跟投。这意味着,仅用一年的时间,澜舟科技就获得了数亿元的融资。
作为一名创业者,周明分享道,创业公司的长板在于快速迭代,快速与用户接触,以及快速落地,而短板则涉及到GPU资源和人力成本等考量。因此,创业公司不建议盲目追求庞大的模型,以免过度消耗资金。
周明以澜舟科技为例,表示公司并未盲目追逐千亿或万亿参数的大模型,而是坚持尊重大模型的价值,并将模型的规模做到合理水平,同时注重快速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多用算法,而不是仅仅依赖算力的竞争,同时注重应用落地,让模型在每一步都能创造收益,实现自我持续发展,这样公司才能保持稳健状态,”周明说道。
投资方向
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任博冰认为,目前各个领域的创业者和技术大牛们都纷纷涌入AI领域,但真正优秀的项目仍然较为稀缺。他相信,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酵、创业者之间的碰撞与试错之后,一些令人激动的新公司将逐渐涌现。
任博冰指出,AI的颠覆性在于,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还没有看到哪些创业者真正利用AI技术去探索未经涉足的方向。要做出全新的产品,不论是面向消费者(To C)还是面向企业(To B),都需要踏踏实实地进行验证和试错,同时要有大胆的想象力。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内容生态和工艺形态。
在创新工场看来,随着大模型的发展,AI产业已经迈入了2.0时代。接下来,他们主要关注以下三大投资方向:
第一,智能应用。在AI 2.0时代,智能应用将蓬勃发展,包括各行各业的垂类AI助理、元宇宙应用等前所未有的应用将应运而生。同时,很多现有应用也将得到全面改写,例如搜索引擎、内容创作和广告营销等领域。
第二,平台。AI 2.0平台将加速新一代智能应用的研发和商业化,创新工场认为中国在平台建设方面将面临巨大的机遇。考虑到平台的重要性,他们不仅关注模式最大的公司,还注重中间件的发展。
第三,基础设施。除了应用和平台,支持AI模型运维、管理和训练的基础设施也是创新工场的重点关注领域。这包括支持AI 2.0巨型模型训练的AI芯片公司,以及能够加速、降低成本和简化AI训练的AI 2.0基础设施的创新技术型企业。
任博冰表示,这波AI浪潮带来的首要机遇是提升生产力。在这个领域,创业者生态更为熟悉,同时也拥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在抓住机会方面,创业者现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AI 2.0时代的来临,创业者和投资机构都在思考着如何在新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实现个人和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对于AI领域而言,创新与创业的融合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在未来的时光里,我们将继续见证AI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也期待着更多创业者以及投资者能够共同探索AI技术的无限可能性。
欢迎免费使用GPT对话,感受ChatGPT的魅力!AI爱好者 – 最具实力的中文AI交流社区平台 (aiahz.com)
ChatGPT国内版本,无需梯子,也能体验Chatgpt-AI爱好者 (aiahz.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进群领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