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声音克隆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伦理和法律问题,并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电信诈骗。根据澳大利亚Insider Guides网站的报道,2022年澳大利亚人因诈骗而损失了创纪录的31亿美元。
在电信诈骗中,骗子利用AI软件扫描语音记录并进行复制,准确率高达99%。他们可以从社交媒体视频和其他上传的音频中提取片段,输入到AI软件中,重现声音并说出不同的短语或句子。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迪普·阮晋勇副教授表示,AI模型可以将相对较短的语音片段和字符串片段重建为连贯的句子。一些模型和算法甚至只需一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生成高质量的克隆声音。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几个月前,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家庭以为接到了绑架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与亲人的声音别无二致,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完全由AI制造的骗局。越来越多的类似骗局让人们担心AI可能成为威胁人们的技术,并且这种技术很容易获得。

AI声音克隆技术也扩展到音乐领域,人们利用该技术创作出与明星声音完全相同的歌曲。最近,一位名叫“Dae Lims”的创作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几首用AI创作的歌曲。
然而,AI克隆声音生成音乐对音乐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使用某种软件将自己的歌声转换为自己最喜欢的歌手的声音。

AI生成的音乐也对版权界产生了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唱片公司和音乐版权律师们面临着如何界定版权和保护作品的挑战。AI生成的音乐存在灰色地带,需要进一步探讨何为合理使用,并寻找防止不合理使用扩大化的方法。
美国国家音乐出版商协会(NMPA)的首席执行官大卫·伊斯雷特表示,在AI时代,应该允许词曲作者和音乐出版商更好地保护他们的作品免受未经授权的使用,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声音克隆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伦理、法律和版权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措施,以确保技术的合理和负责任的应用。
欢迎免费使用GPT对话,感受ChatGPT的魅力!AI爱好者 – 最具实力的中文AI交流社区平台 (aiahz.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进群领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