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崛起不再是创作者的噩梦!洞察和审美无可取代的原因让你大开眼界!
随着ChatGPT和Midjourney等AIGC产品的强势涌现,AI代替人类创作者的恐慌迅速蔓延。然而,从资深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真正优秀的创作者根本不必为AI感到悲观。因为AI只能达到人类创作的平均水平,而所有优秀创作者的水平必定超越这个平均水平。

同时,人类的审美是独立存在的。虽然今天的AI算法非常强大,可以创作出大量的文案,但在选择其中的作品时,审美成为个人的决定因素。即使大家使用同样的工具,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内容。
徐元春举例指出,在今天,人们使用手机拍照也会有好坏之分,这并不是工具和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类如何运用自己的审美和洞察力来使用这个工具。优秀创作者的独特审美和洞察力通常是通过大量创作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这可以说是创作者的”算法”。AI的算法只有与人类自身的”算法”相结合,才能产生出神奇的作品。因此,在当前和未来的AIGC时代,创作者仍然需要大量的积累,并运用自己的审美和洞察力进行选择,这正是人类非常独特的特点。

帆书创始人樊登在上海网络视听大会上提到,团队积极拥抱新科技,但尝试了很多次后仍未达到能够收费的水平。他指出,AI创作只是网络数据的平均水平,而所有内容创作者的努力目标都是超越这个平均水平,追求更高的水准。
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CEO姬少亭谈及团队对AIGC的应用时表示:“我们曾尝试利用AI创作有创意的内容,比如编写小故事或进行电影概念设计,但发现AI给出的答案过于平庸。我希望创造出新奇的作品,而AI只能提供过去所有视觉作品的平均水平,就像一份漂亮的满分答卷,但我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答案,我渴望创新的创意。”因此,目前AIGC还没有成为真正优秀的创作应用。
曼拾创始人李逸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AIGC时代,只有那些拥有独特标签并保持自己生活方式的创作者才不会被AI取代。她指出:“曾经有一段时间,平台上涌现出一批希望快速赚钱的新创作者,他们的内容往往是模板式的,虽然前几篇可能有些成功,但随着时间推移,数据逐渐下滑。这样的内容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李逸凡认为,那些仅仅模仿和追随他人脚步的人将最终被AI取代,这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她强调,创作者需要与AI交朋友,同时不断进化和提升自己。
尽管AI存在许多缺陷,但行业从业者普遍认同的是,我们应该拥抱技术。作为创作者,我们要与AI建立友好关系,并不断进化。

徐元春表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能原地不动。这实际上是督促我们提供更好的内容,否则不仅是技术,其他PGC和UGC创作者也会取代我们。大家需要高质量的内容,而创作者本身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他认为,AI创作更像是处于中等水平的创作者状态,这给优秀的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超越这个状态,追求创新,成为顶尖的创作者。
姬少亭指出:“从我目前的观察来看,文字和视觉创作者普遍对AI持有一定程度的抵制情绪,并未深入应用。”然而,她建议创作者们深入结合AI技术,解放自己长时间重复劳动的束缚,成为更优等的创作者。
徐元春认为,一些人认为AIGC技术是一场零和游戏,但他持技术向善的态度。他认为AIGC对于许多优质的创作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可以借助技术提高效率,在修改和联合创新方面做得更好,创造更多的内容。另外,AIGC的有意义之处还在于,它为那些不擅长创作的普通人提供了工具和机会。
从2022年开始,尤其是今年,AIGC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徐元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个机会,开始认为这项技术无所不能。然而,在每一次科技浪潮中,都会在下一个阶段发现许多事情是无法完成的,人们的期望会下降。而这时行业才会进入成熟健康的发展阶段,成为一种真正的生产力。
他认为现在正处于第二阶段,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此的关注和兴趣不断提高,行业也变得更加热门。然而,真正有意义、更大机会的地方在于更多创作者和机构开始接受这项新技术,开始使用它。只有在这个时候,未来才会变得更具可能性。

虽然AI存在一些局限性,但行业从业者普遍认同,我们应该拥抱技术。作为创作者,与AI交朋友,并持续进化和提升自己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那些拥有独特标签、保持个人生活方式的创作者,才能在AIGC时代中脱颖而出,不会被AI所取代。AI只能达到平均水平,而优秀创作者的独特审美和洞察力将永远超越AI的能力。因此,创作者们需要坚持积累经验,运用自己的审美和洞察力,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与AI共同创作出更美好的未来。
欢迎免费使用GPT对话,感受ChatGPT的魅力!AI爱好者 – 最具实力的中文AI交流社区平台 (aiahz.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进群领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