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包头警方发布了一起典型的利用AI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例。一名骗子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成福州市的郭先生,并成功骗走郭先生430万元。如今,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各种付费AI换脸软件,一旦这种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
人脸怎么能够随意“换脸”呢?对于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换脸”和诈骗行为,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严厉打击的措施。我国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因此,无论是个人、平台还是软件开发商,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提取肖像并擅自使用或上传至换脸App供用户使用,都是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而少数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成熟人或好友进行诈骗,更是严重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执法,及时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网络平台应进一步承担起“把关人”的责任,确保网络内容的安全。法律法规为管理规范划定了“红线”和“底线”,相关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提高管网治网水平。要加强网络平台的审核力度,对于发布者利用AI技术伪造的信息,网络平台应及时进行技术甄别,第一时间进行相关删除、封号等处理,并及时、主动向监管部门报告,确保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的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同时,要加强科普宣传,构建反诈防骗的全民防线。宣传要做到无死角、全覆盖,让科普走进社区、校园、地铁,提醒广大公众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积极引导公众谨慎使用“AI换脸”服务,一旦发现隐私泄露或遭遇侵权,要敢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通过严格执法、平台把关尽责以及积极引导,我们可以多方面应对AI诈骗难题,让技术朝着善的方向发展,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
欢迎免费使用GPT对话,感受ChatGPT的魅力!AI爱好者 – 最具实力的中文AI交流社区平台 (aiahz.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进群领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