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一个话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就是5月16日,《收获》杂志65周年庆典暨新书发布活动在上海舞蹈中心举行。典礼现场,余华凭借《文城》获得收获文学榜2021年长篇小说榜榜首。作为老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为他颁发了奖杯。然而,在颁奖词上,莫言却说自己想不出来,于是用ChatGPT生成了一篇莎士比亚风格的赞语。

这句话一出,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莫言的幽默和机智,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文学的嘲讽和不尊重。更有人质疑,AI写作能否取代人类作家?AI写作到底有多厉害?它对作家创作有何影响?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ChatGPT。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ChatGPT是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生成相关的回复。它使用了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模型,这是一个强大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型,能够根据大量的文本数据学习语言规律,并根据不同的任务和场景生成合适的文本。
ChatGPT在今年3月份爆发了一次AI行业大事件。当时,有人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个视频,展示了他用ChatGPT与一位女性进行聊天的过程。视频中,ChatGPT不仅能够流畅地回复各种问题,还能够模仿不同的名人和风格进行对话。比如,它可以用鲁迅、毛泽东、周星驰等人的口吻说话,也可以用古典诗词、英语、日语等方式表达自己。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轰动和关注。很多人都惊叹于ChatGPT的智能和能力。

但是,在这次事件之后,ChatGPT并没有继续保持高声量。相反,在进入5月后其实声量反而没那么大了。这可能是因为ChatGPT虽然优秀,但其实在绝大多数人手里仍没有摆脱工具的能力限制。也就是说,它虽然能够生成各种各样的文本,但并不能真正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和逻辑。它只能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模仿和拼接,并不能创造出新的内容和思想。
因此,在面对文学创作这样一个高层次、高难度、高要求的领域时,ChatGPT显然还不够格。文学创作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技巧和形式规则,更需要具备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它需要作者对生活、社会、历史、人性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体验,并能够以独特的风格和视角表达出来。这种创造力和个性是AI无法模仿或替代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莫言用AI写颁奖词,并不是对文学的嘲讽或挑战。相反,他可能是在用一种幽默和机智的方式提醒我们:文学创作不是AI能够轻易完成或取代的事情。它需要真正的人类作家去付出心血和努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AI写作就没有任何价值或意义。在某些场合和任务中,AI写作可以起到辅助和优化的作用。比如,在信息查询、数据分析、内容摘要等方面,AI写作可以提供快速和准确的服务。在一些低层次或重复性高的写作任务中,AI写作也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但是,在高层次或创造性高的写作任务中,AI写作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它无法替代人类作家去进行深入思考、感情表达、风格塑造等过程。它只能作为一个工具或参考,并不能成为一个主体或作者。

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AI写作与人类写作并不会构成竞争或冲突。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我们应该正确看待AI写作的优势和局限,并合理利用它来提升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效率。
总之,在我看来,莫言用AI写颁奖词,并不是对文学或余华不敬或不尊重。相反,他可能是在以一种幽默和机智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和人类作家的赞赏和尊重。同时,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讨论AI写作与人类写作关系和影响的契机。
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AI写作与人类写作并不会构成竞争或冲突。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我们应该正确看待AI写作的优势和局限,并合理利用它来提升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效率。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
欢迎免费使用GPT对话,感受ChatGPT的魅力!AI爱好者 – 最具实力的中文AI交流社区平台 (aiahz.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进群领资源
